南京AI数字科技峰会启幕

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正加速迈入虚实融合的新纪元。2025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大会在南京的召开,恰逢这一历史性转折点,不仅展示了中国在AI与数字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更为我们思考如何构建下一代数字宇宙提供了重要契机。在这场以”创新·融合·未来”为主题的盛会上,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代表共同描绘了一幅技术赋能社会的全景图。

数字生命体的技术突破

硅基智能展示的AI医生和AI律师数字人,标志着大模型技术已从单纯的对话系统演进为具备专业领域知识的数字生命体。这些应用通过多模态交互和持续学习能力,正在重塑医疗咨询、法律顾问等传统服务模式。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数字人已具备情感计算能力,能识别用户情绪并作出相应反馈。中国移动展出的机器狗搭载了最新的边缘计算芯片,其自主导航精度达到厘米级;亿嘉和的家务机器人则通过触觉传感器阵列,实现了对玻璃器皿等易碎物品的安全抓取。这些突破性进展显示,AI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真实生活场景。

虚实交融的传播革命

大会特设的智慧媒体生态展区,呈现了技术如何重构内容生产与传播链条。AR作品《听·见》通过空间音频技术,让观众在南京城墙遗址”听见”六百年前的历史回响;基于AIGC技术创作的《新牡丹亭·北上》,则让传统昆曲与现代数字艺术产生跨时空对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都采用了新型6G网络传输,时延控制在5毫秒以内,确保了沉浸式体验的流畅性。南京艺术学院团队展示的”数字文化基因库”,更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江苏十三市非遗资产的数字化确权与活化利用。

政策驱动的创新生态

江苏省近年出台的《江苏力量·向”新”而行》白皮书,系统构建了包含十大产业赛道的发展框架。在具体实施层面,苏州工业园区已建成全国首个”元宇宙创新试验区”,集聚相关企业超200家;南京江北新区则打造了覆盖芯片设计、算法开发、内容生产的全产业链条。这种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江苏在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6万亿元,占GDP比重超45%。大会期间发布的《智能科技应用指数报告》显示,江苏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进度领先全国。
从AI数字人到机器智能体,从传统文化数字化到6G网络应用,本次大会全景式展现了技术融合创新的多种可能。这些探索不仅验证了数字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丰富文化体验方面的价值,更预示着人机协同、虚实共生的新型社会形态正在形成。江苏省通过政策创新与产业协同构建的数字经济生态,为全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范式。当技术突破、应用落地与制度保障形成良性循环,我们距离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数字宇宙将不再遥远。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