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苏新+:科技金融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金融作为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纽带,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科技创新高地,在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方面始终走在前列。2025年4月27日,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与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在南京联合举办的”向新同行 工融未来”科技金融生态联盟活动,正是这一背景下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实践。

“工银苏新+”品牌的战略定位与服务内涵

新发布的”工银苏新+”科技金融服务品牌,体现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转型。该品牌以”深化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构建”产融结合新生态”,重点聚焦先进制造、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产业。值得注意的是,品牌突破了传统信贷服务的局限,整合了股权投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全周期金融工具。这种”投贷联动”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特征与传统金融服务的结构性矛盾。

政银投企协同的创新生态构建

活动汇聚了江苏省工商联、科研院所、创投机构及百余家科技型企业代表,这种”四方联动”的协作机制具有示范意义。与会企业包含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创新主体,反映出市场对资源整合的迫切需求。工行江苏分行行长李新彬在致辞中强调,将通过”三个联动”深化合作:一是政策资源与金融资源的联动,二是科研攻关与产业转化的联动,三是风险投资与银行信贷的联动。这种生态化协作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科技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和资金错配问题。

江苏工行的科技金融实践与成效

作为区域金融主力军,江苏工行已形成系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数据显示,该行累计投放科创贷款超2300亿元,服务近9000家科创企业,其中对通富微电、中复神鹰等重点项目的支持,体现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服务逻辑。新品牌的推出将进一步升级服务能力:在客户维度,建立”初创-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服务图谱;在产品维度,开发”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股权选择权”的组合工具;在风控维度,运用大数据构建科技企业专属评价模型。
从本次活动中可以清晰看到,科技金融正在从单一的资金供给向生态系统构建跃迁。”工银苏新+”品牌的推出,不仅是对国家科技金融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金融服务模式的一次范式创新。通过打通科技创新中的资金堵点、连接产业升级中的资源断点、弥合政策落地中的执行难点,这种多方共建的科技金融生态,将为江苏省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持续动能,也为全国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未来,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必将释放出更大的乘数效应。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