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宇宙的设计蓝图中,我常常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既包容又充满挑战的虚拟世界。它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映射和解读。而我最近关注的焦点,便是如何在虚拟世界中构建一个“科学领域”的沉浸式体验。这并非简单地复刻现实中的实验室和研究所,而是要创造一个能够反映科学研究的本质、挑战与困境,同时引发公众思考的动态环境。
设计之初,我考虑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科学机构内部发生的抗议活动作为核心叙事元素。这些抗议,源于对科学政策政治化以及对科学研究和数据的敌视。从环境保护署(EPA)蔓延至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反映了对政府政策的广泛不满。这种不满,不仅是技术性的,更是关乎价值观、伦理和对真理的追求。
首先,我将构建一个名为“科学守护者”的虚拟空间,它将成为数字宇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空间将呈现多层结构,每一层都代表着不同的科学机构,如EPA、NIH、NASA和NSF。
第一层,我们将构建EPA虚拟环境,重现了环境保护署内部的场景,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和会议室。 虚拟环境中,会复刻当年数百名EPA员工签署的“异议声明”的信件,并以互动的方式呈现。用户可以阅读信件,了解员工对政府政策的担忧,例如对署长李·泽尔丁领导下的政策的批评,以及对政府“无视科学共识,以取悦污染者”的指控。 进一步,我们会模拟EPA对签署信函的员工采取的报复措施,让用户体验到“停职”的感受,从而引发他们对言论自由和异见的思考。 虚拟环境中,会设计一些隐藏的互动元素,例如虚拟的“秘密会议”,用户可以在其中与其他虚拟人物进行对话,了解更多关于事件的细节,感受员工们当时的不信任感和愤怒。
第二层,我们将构建NIH虚拟环境,再现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工作场景。 用户可以参与模拟科学研究,体验科研人员面临的挑战。 例如,模拟政府干预科研项目,例如资金分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影响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用户可以体验到科研人员的困境。在这一层,用户还可以阅读并了解90多名NIH工作人员签署的异议信,了解他们对政府干预科学研究的担忧。
第三层,将构建NASA虚拟环境,用户可以体验航天科技。 虚拟环境将模拟287名现任和前任NASA科学家发布的“航行者宣言”内容,探索科技对人类的意义,感受政府削减科学研究经费的影响。 用户可以体验到科学进步面临的阻碍。
第四层,构建NSF虚拟环境,再现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工作场景。用户可以体验科研基金申请和审批流程,并模拟政府对科学研究的干预行为,如政治偏见和非法行为。 模拟政府在拨款和人事任命方面的政治干预,让用户体验到科研人员在争取研究资金时的压力和挑战。用户可以阅读由149名工作人员签署的信函,了解他们对该机构和员工所面临的“政治偏见”和“非法”行为的担忧。
除了机构内部,虚拟世界还将延伸到更广阔的“公众舆论”空间。这里将模拟各种媒体平台、社交网络和公共广场,呈现关于科学政策和政府干预的辩论。用户可以扮演记者、科学家、政府官员或普通公民,参与讨论,表达观点,甚至进行模拟的抗议活动。
在设计中,我还会加入一些互动元素,例如:
- 虚拟辩论: 用户可以参与模拟的辩论,就科学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讨论。
- 证据收集: 用户可以收集关于政府干预科学的证据,例如官方文件、研究报告、新闻报道等。
- 角色扮演: 用户可以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科学家、政府官员、媒体记者或普通公民,体验不同立场下的视角。
- 道德困境: 虚拟世界将设置一些道德困境,例如在政治压力下是否违背科学原则、如何保护科研人员的独立性等,以激发用户的思考。
最终,我想创造一个充满挑战和启发的虚拟世界。在这里,用户可以体验到科学研究的复杂性,感受到科学与政治、伦理之间的冲突,从而反思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维护科学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它不仅是一个关于科学的教育平台,更是一个关于价值观、伦理和公共利益的讨论平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