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特别是在像班加罗尔这样的大都市,对视力障碍人士而言,出行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公交车,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都可能是一个难题,而对视力障碍者来说,更是如此。他们需要辨认公交线路,找到正确的车站,这无疑需要额外的帮助和依赖,降低了他们独立出行的能力,也带来了不便和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班加罗尔都市交通公司(BMTC)推出了一项名为“OnBoard”的技术,旨在通过技术的力量赋能视力障碍者,让他们能够更独立地出行。这项创新的核心在于一个专为公交车设计的识别和导航系统,该系统由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IIT Delhi)开发。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创新的两部分通信机制。公交车上安装了扬声器,通过音频提示,帮助视力障碍者识别公交车的线路号码和车门位置。乘客只需轻按一下按钮,就能听到清晰的线路信息,从而准确地找到上车位置。这极大地减少了他们对其他乘客的依赖,提升了出行体验。这项技术不仅是一个辅助工具,更是一种解放,帮助视力障碍者摆脱了长期以来不得不依赖他人帮助的窘境。 想象一下,过去,他们需要提前很久就抵达车站,等待好心人的帮助,确认哪一辆是他们要乘坐的公交车,以及如何找到正确的车门。现在,有了“OnBoard”,他们可以更自信地走向车站,通过简单的操作获取所需信息,从而更加自主地规划自己的行程。
“OnBoard”项目的推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印度在公共交通无障碍化方面持续努力的一部分。在迈索尔,卡纳塔克邦邦立公路运输公司(KSRTC)也推出了类似的“OnBoard”服务,为视力障碍者提供了音频引导的辅助。KSRTC 已经采购了 400 台“OnBoard”设备,并正在开发一款移动应用程序,以进一步辅助视力障碍乘客。在孟买,类似的技术也在实施,这表明了印度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让视力障碍者能够更便捷、更安全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多方合作和支持。Continental 公司与 BMTC 合作,计划在 500 辆公交车上部署该系统。 最初的试点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运输部长拉马林加·雷迪在正式启动仪式上表示,许多视力障碍乘客反馈,使用“OnBoard”后,他们感到信心增强,焦虑减少,整体通勤体验得到了显著改善。这种积极的反馈促使 BMTC 批准在更多公交车上安装该设备,首批 100 台设备将于 2025 年 6 月安装到位,其余将在 2025 年 8 月前完成。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视力障碍者将受益于这项技术,也表明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改善视力障碍者出行便利性的重视。
除了“OnBoard”技术,其他辅助视力障碍者的创新也在不断涌现,例如 Vision-Aid 等非营利组织推出了“SATHI”计划,通过技术赋能视力障碍者,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AI 驱动的智能眼镜也开始应用于视力辅助领域,为视力障碍者提供更先进的视觉体验。 一些企业也在探索利用信标技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为视力障碍乘客提供公交车信息。这些创新不仅为视力障碍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推动了整个社会对无障碍技术的关注和投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的推广也得到了企业社会责任(CSR)资金的支持,这进一步证明了社会各界对改善视力障碍者出行便利性的重视。BMTC 还推出了“Namma BMTC”移动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获得了印度政府“Nirbhaya”计划的资金支持,旨在在公交车上安装车载监控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PIS),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然而,班加罗尔的交通状况仍然是一个挑战。拥堵的基础设施、失败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恶劣的天气条件使得日常通勤变得困难。尽管“OnBoard”等技术可以改善视力障碍者的出行体验,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要更全面的措施。需要考虑更广泛的策略,例如优化交通流量、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和班次,以及提升整体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总之,“OnBoard”技术是班加罗尔乃至印度在公共交通无障碍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技术创新和多方合作,视力障碍者正在获得更多的独立性和便利性,他们的出行不再受限,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项技术的成功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鼓励了更多地方探索如何利用技术来改善公共交通的无障碍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共交通将变得更加包容和便捷,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出行权利。 这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更是一种社会进步,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尊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