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量科技斩获千万融资,引领触觉传感新纪元

近年来,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模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人机交互主要依赖视觉和听觉,但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的突飞猛进,对机器感知能力的要求已远远超出过去。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精细的任务时,触觉的缺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人类之所以能够精准地抓取物体、完成精密的装配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触觉所提供的关于物体形状、纹理、硬度、温度等关键信息。因此,如何赋予机器类似人类的触觉感知能力,成为推动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关键。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的出现,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它将成为未来人机交互领域的核心技术。

赋予机器人“感知”世界的“触觉”

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顾名思义,是指模拟人类触觉感知,通过多种传感器融合,实现对物体多种属性的感知。近年来,这一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呈现出加速态势,多家触觉传感器研发企业获得融资,预示着这个行业正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纪元。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深入剖析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与市场需求的激增

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的发展受益于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消费电子领域的智能穿戴设备、VR/AR技术的进步,对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触觉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虚拟现实中的触觉反馈,可以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从而获得更沉浸式的体验。医疗健康领域,假肢、手术机器人等对触觉反馈的依赖性极高。触觉反馈能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更准确地感知组织,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工业自动化领域,灵巧手、智能检测等应用场景对压力分布的精确感知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在装配过程中,触觉传感器可以检测螺丝的拧紧程度,避免过度拧紧或松动。新兴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更是对触觉传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的触觉感知能力,才能实现更加自然、流畅的人机交互。这些产业的爆发,共同推动了全球触觉传感器与柔性传感器市场的快速增长。

  •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模量科技的案例

在这一浪潮中,涌现出了一批专注于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的创新企业。模量科技是其中的佼佼者,近期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由德宁资本投资。该公司致力于触觉模型研发与应用,其产品线涵盖机器人触觉、工业压力分布检测、织物类柔性传感器以及柔性薄膜等多个领域。模量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自研的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通过独特的设计,显著提升了传感器的量程与灵敏度,最大压力量程达到20MPa,线性精度高达99.9%。同时,公司成功整合了多维触觉感知链路,构建了全方位的触觉感知系统,为机器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准确的触觉信息。模量科技的案例,反映了技术创新在触觉传感领域的重要性,以及资本市场对该领域的看好。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千觉机器人,该公司也获得了数千万元融资,由戈壁创投、小苗朗程、元禾原点联合投资。千觉机器人同样专注于多模态触觉感知传感器研发,这表明,资本市场对触觉传感技术的关注和认可,也反映了高校科研力量在推动触觉传感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挑战与未来:技术进步的驱动力

虽然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除了技术路线不统一、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外,传感器的成本、可靠性、耐用性等也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如何将触觉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有效地转化为机器人的控制指令,实现精准、稳定的操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的性能,提高量程、灵敏度、分辨率和响应速度。例如,开发更灵敏的传感器材料,或者优化传感器结构设计。二是降低传感器的成本,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这需要优化生产工艺,探索更经济的材料。三是开发更加智能化的触觉感知算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触觉数据进行更深度的挖掘和分析。四是加强与其他传感技术的融合,例如视觉、听觉等,构建更加完善的感知系统。

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作为人机交互领域的关键技术,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从消费电子、医疗健康到工业自动化、人形机器人,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都将带来深刻变革,最终实现更加自然、智能的人机交互,并推动人机交互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场由触觉开启的技术革命,将会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