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量科技斩获千万融资,开启触觉传感新纪元

人形机器人的崛起,智能制造的升级,都对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机器人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来感知世界,这在许多场景下是足够的。然而,当需要进行精细操作、复杂环境交互,或者与人类进行更自然、更安全的互动时,仅仅依靠视觉和听觉就显得捉襟见肘。触觉,作为人类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机器人感知能力提升的关键。触觉传感器,作为机器人“感受”世界的重要途径,正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并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

多模态触觉传感:开启机器人感知的全新维度

传统的触觉传感器通常只能感知单一维度的信息,比如压力或者振动。这种单一维度的感知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够的,限制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想象一下,如果机器人只能感受到压力,那么它就无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光滑,也无法分辨物体的材质。而多模态触觉传感器则不同,它能够同时感知多种信息,例如压力、温度、滑移、纹理等等,从而为机器人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触觉信息。

这种多模态感知能力,极大地扩展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配备多模态触觉传感器的机器人可以更准确地抓取和操作各种形状和材质的物体,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医疗健康领域,手术机器人可以凭借多模态触觉传感器,更精确地感知组织和器官的细微变化,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多模态触觉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意图,从而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

模量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多模态触觉传感发展

深圳市模量科技,一家成立于2024年底的新锐企业,正专注于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及触觉模型研发与应用。近期,该公司宣布完成由德宁资本投资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北深资本担任长期顾问。这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团队建设,加速其在多模态触觉传感领域的布局。

模量科技的核心技术涵盖机器人触觉、工业压力分布检测及柔性传感器等领域,其产品在新能源、3C制造、消费电子和医疗健康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模量科技在创新材料与微结构设计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旨在解决行业中长期存在的灵敏度不足的问题,从而提升触觉传感的精度和可靠性。更高的灵敏度意味着机器人可以感知到更细微的压力变化,从而进行更精确的操作。例如,在抓取鸡蛋时,机器人需要非常小心地控制力度,以避免将其捏碎。高灵敏度的触觉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这一目标。

资本涌入: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除了模量科技,另一家公司千觉机器人也获得了投资。近日,这家多模态触觉感知传感器公司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交大菡源基金等投资。千觉机器人的产品线包括高分辨率多模态触觉传感器、触觉感知与控制智能化模组等,致力于突破机器人灵巧操作的技术障碍。帕西尼感知科技也在积极探索多维触觉技术,其人形机器人TORA-ONE凭借丰富的多模态感知能力,在工业生产环节展现出通用价值。这些公司的融资,无疑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多模态触觉感知技术的认可和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资本的涌入将加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触觉传感的应用场景:无限可能

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触觉传感器可以用于灵巧手、智能检测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新能源和3C制造等行业,触觉传感器可以用于压力分布检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在消费电子领域,触觉传感器可以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VR/AR设备等,提升用户体验。尤其是在新兴的人形机器人产业中,触觉传感器是实现机器人精细操作和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此外,医疗健康领域,如假肢和手术机器人,也对高精度的触觉反馈有强烈需求。

地平线机器人也在积极布局,其高性能SoC芯片支持多模态感知与SLAM算法,已应用于小米CyberDog、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等产品。多感知模态融合在机器人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推动视触觉融合技术的进步也成为行业共同的目标。通过将视觉和触觉信息融合起来,机器人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而言之,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触觉传感器将在机器人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将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还将推动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化和自主化,最终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配备多模态触觉传感器的机器人,它们将在工业、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