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上海正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持续保持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向好向快的发展态势,上海市政府近期发布了《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新政”),共计17项举措,涵盖奖励、激励、培育新动能、减负四大类,为上海软信产业的腾飞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体现了上海对数字经济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上海将加速构建技术引领、场景驱动、生态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力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软信创新高地。
上海软信业的快速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来持续积累和战略布局的结果。今年1-5月,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总规模已超6900亿元,同比增长20.4%,远高于全国14.3%的平均增速。这得益于上海在交通运输仓储业、会展业、商贸业等多个领域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并不断深化数字内容、数字产业化融合。同时,上海还积极承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打响“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为软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实现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
新政的核心在于激发企业活力,鼓励技术创新,尤其是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扶持。其中,针对优质项目,政府将提供最高30%的补助,对于大模型应用,同样可获得高达30%的补贴,而对于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项目,补助比例甚至可达50%。这种梯度化的奖补机制,旨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技术创新,推动软件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打造示范应用标杆。这无疑将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提升其技术竞争力,鼓励企业进行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此外,新政还鼓励高端人才申报“明珠计划”,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补贴,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上海,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优化营商环境是新政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新政通过免审即享的奖励性政策,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上海还积极推动服务业与RCEP成员国家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香港联系RCEP的桥梁作用,拓展国际合作空间。这不仅有利于上海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有利于吸引海外优质企业和人才落户上海。此外,上海还积极支持企业参与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并鼓励企业在智能终端、智慧储能等新兴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例如,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储能产品产业园建设和研发中心建设,这正是上海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展现了上海对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
上海软信业的发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整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强调,要加快构建技术引领、场景驱动、生态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软信创新高地。这意味着上海将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数字服务产业与RCEP成员国家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并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生态,上海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巩固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
总而言之,上海出台的这17项措施,是上海在数字经济时代抢占先机的重要举措。通过资金支持、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和深化国际合作,上海正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软信产业生态,为上海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将推动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为全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助力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