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抢科学家,特朗普断经费

近年来,全球科研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纷纷推出政策吸引顶尖学者。2024年初,欧洲联盟在特朗普政府冻结与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相关的研究项目资金后,迅速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科学家招募计划。这一战略举措不仅是对美国政策变化的回应,更是欧洲巩固其全球科研领导地位的关键布局。

欧洲的科研人才战略布局

欧洲联盟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间投入5亿欧元专项资金,通过欧洲研究委员会(ERC)实施人才引进计划。这笔资金将用于:
– 设立特别研究岗位
–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 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资金是在ERC已有160亿欧元(2021-2027年)预算基础上的额外投入,显示出欧洲对人才争夺战的重视程度。
法国和德国在这场人才争夺中扮演了先锋角色。2024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发起了”选择欧洲科研”倡议,该计划包括:

  • 简化研究人员签证程序
  • 提供安家补贴
  • 设立跨国研究合作平台
  • 德国则更进一步,柏林市政府专门设立了针对美国研究人员的特别基金,同时八位顶尖科学家联名在《明镜周刊》呼吁实施”100位智者计划”,旨在吸引各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欧洲的竞争优势分析

    与美国当前科研环境相比,欧洲展现出多方面的吸引力。首先在政策稳定性方面,欧盟的科研资助计划通常跨越7年周期,为科学家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其次,欧洲的多元文化环境特别突出:
    – 37%的ERC资助项目由非欧盟科学家主导
    – 欧盟官方使用24种工作语言
    – 科研团队平均来自5个不同国家
    具体到研究资源,欧洲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基础设施:

  • 全球50%的大型科研设施位于欧洲
  • 开放科学政策使97%的欧盟资助研究成果可免费获取
  • 跨国合作项目占全部科研项目的63%
  •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案例颇具代表性。该校2023年设立的12个国际教职,吸引了超过200份美国科学家的申请,最终聘用的学者中,有8人原任职于美国常春藤盟校。

    全球科研格局的重塑

    这场人才争夺正在改变全球科研版图。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科学家申请欧盟科研岗位的数量同比激增24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 65%的申请者提及”学术自由保障”为主要考量
    – 42%的学者看重欧洲的跨学科研究传统
    – 38%的研究人员被欧洲的社会福利体系吸引
    德国的”洪堡教授”计划成效显著,该计划提供最高500万欧元的科研启动资金,已成功吸引27位美国顶尖科学家。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的转籍尤其引发关注,他公开表示:”欧洲正在成为基础研究的乐土。”
    欧洲的科研人才战略不仅着眼于短期的人才引进,更致力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建立”欧洲科研签证”快速通道、完善家属安置服务、创设跨国学术交流平台等措施,欧洲正系统性地提升其人才吸引力。这种全方位的战略布局,不仅可能改变个别科学家的职业选择,更可能重塑未来几十年的全球科研格局和创新中心分布。在知识经济时代,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其结果将深远影响各国在未来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