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建设进入加速期。2025年4月26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科交会)在安徽创新馆举行全国科技大市场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会上正式揭牌成立了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这一联盟由安徽科技大市场联合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等15家单位共同发起,标志着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向协同化、标准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联盟的成立背景与目标
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的成立并非偶然,而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前,科技成果转化面临区域壁垒、资源分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亟需一个全国性的协同平台来优化技术要素配置。联盟的核心目标正是促进跨区域科创资源互通互享,通过联动发展科技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联盟的成立也呼应了国家关于建设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体系的战略部署。上海技术交易所副总裁陆继军在会上指出,技术要素市场的标准化和协同化是支撑创新生态的关键。联盟的运作模式将打破地域限制,推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高地的联动,形成全国一体化的技术交易网络。
联盟的核心举措与创新成果
在本次科交会上,联盟不仅揭牌成立,还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市场化举措,为技术要素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路径。
会上正式启动了“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政府、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此外,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科技成果评价大模型”,合肥汇众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专利转化应用综合大模型”。这些技术赋能工具将帮助科研机构和企业更精准地评估技术价值,优化专利布局,从而缩短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径。
联盟成立的同时,安徽创新馆与澳门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上海市重要产品追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这种跨区域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技术资源的流动,还能促进不同地区创新政策的协同,为全国技术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为了扩大联盟的影响力,安徽科技大市场启动了“城市合伙人招募计划”,面向全国招引优质科技服务主体共建分市场。这一举措将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技术交易,形成更加活跃的创新生态。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强调,科技成果评价与专利转化大模型的推广,将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联盟的未来意义与展望
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的成立是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通过数字化工具和跨区域合作,构建了一个更加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未来,联盟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首先,联盟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要素的全国性流动,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随着数字化平台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将显著提升,更多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落地。最后,联盟的“城市合伙人”模式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科技服务机构参与,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
可以预见,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如科交会上专家所言,技术要素市场的协同化、标准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联盟的成立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实践。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