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与法拉第未来(FF)的纠葛一直是科技与资本市场的焦点话题。近期,他在凤凰网科技的专访中针对外界质疑的“10亿美元被‘华尔街黑帮’烧光”一事作出系统性回应,揭示了FF上市后的公司治理乱象、资金消耗内幕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更折射出中资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资本博弈与管理挑战。
决策权的丧失与公司治理失控
贾跃亭在专访中强调,FF上市后成立的特殊委员会实际主导了公司运营,而他本人及华人高管团队被排除在顶层决策之外。根据SEC文件披露,在独立调查期间,贾跃亭甚至无法参与关键讨论,完全失去了对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这种权力架空导致FF的战略方向与贾跃亭最初的设想严重偏离。他形容这一时期为“被绑架的阶段”,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性为后续的资金危机埋下伏笔。
“华尔街黑帮”与资金消耗争议
贾跃亭将FF第二阶段描述为被“华尔街破产董事”控制的时期。他指控这些董事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耗尽10亿美元资金,却未能实现车辆量产交付,最终导致公司濒临破产。尽管独立调查未发现贾跃亭个人存在财务问题,但公司已因资金管理不善遭受不可逆的损失。这一指控引发了外界对FF与华尔街资本关系的深度质疑:究竟是贾跃亭推卸责任,还是资本方的确存在短视行为?值得注意的是,FF的股价在摆脱外部控制后一度暴涨,似乎印证了贾跃亭对资本干预的批评。
现状与未来:转机与挑战并存
目前,FF的董事会由独立董事主导,贾跃亭作为CEO仅有建议权,无法直接干预财务、法律等核心领域的决策。但他认为,近期的治理结构变革是一个重大里程碑,FF 91的交付已按计划推进。截至2024年中期,FF累计交付了15辆新车,这一数字虽然微不足道,却标志着公司从生死边缘挣扎回来的初步成果。贾跃亭将这段经历称为“生不如死的时光”,并特别提到员工降薪救公司的牺牲精神。
然而,外界对其管理责任的质疑并未消散。尽管贾跃亭否认参与烧钱决策,但作为创始人,他是否应对公司治理失控承担历史责任?此外,他近期释放的乐观信号——包括2025年发展规划和可能回国的暗示——能否真正提振市场信心,仍有待观察。
总结
贾跃亭的回应揭示了FF在资本博弈中的脆弱性,也反映了中资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的典型困境。从决策权丧失到资金消耗争议,再到如今的艰难复苏,FF的故事远未结束。未来,贾跃亭能否带领FF实现量产突破、重塑市场信任,将是检验其领导力的关键。而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一案例也值得深思:如何在企业治理中平衡创始人愿景与资本方的利益,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