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长:AI暂不立法,先推伦理规范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全球浪潮正在重塑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AI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引发了诸多伦理和安全挑战。对于马来西亚这样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如何在享受AI技术红利的同时,建立健全治理体系,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伦理规范,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议题之一。

国家AI治理框架的建立

马来西亚政府已率先在东南亚地区推出《国家人工智能治理与伦理指南》(AIGE),这一开创性举措为区域AI治理树立了标杆。该指南由科技创新部牵头,汇聚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多方智慧,其核心在于构建”负责任AI”的发展范式。值得注意的是,AIGE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规范,更强调AI应用必须尊重人权、保障隐私和促进社会公平。例如,在医疗AI领域,指南明确规定算法决策必须接受人工监督,确保诊断建议的可解释性。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思路,使马来西亚在AI伦理建设方面走在了发展中国家前列。

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随着AI应用的深入,现有法律体系面临严峻挑战。马来西亚政府正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计划在2024年初推出专门的AI治理框架,细化各利益相关方的权责边界;另一方面着手修订《个人数据保护法》等现有法规,增设AI专项条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当局正在研究建立AI应用的”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禁止某些高风险场景的AI应用,如基于种族或性别的自动化歧视性决策。与此同时,政府还在推动成立跨部门的AI监管委员会,通过”监管沙盒”等创新机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鼓励AI创新。这种灵活务实的立法思路,既回应了当下需求,又为未来技术发展预留了空间。

网络安全威胁的应对之道

AI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在网络犯罪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最新统计显示,马来西亚近半数网络诈骗已开始利用AI技术,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针对这一态势,当局采取了”以AI治AI”的应对策略:国家网络安全机构正部署AI驱动的威胁检测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时分析网络流量模式,识别潜在的深度伪造(Deepfake)诈骗。在执法层面,警方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取证实验室,配备AI辅助调查工具,大幅提高了电子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效率。此外,政府还启动了全民数字素养提升计划,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帮助公众识别AI诈骗的常见手法。
在这场AI技术革命中,马来西亚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构建”指南-法律-技术”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该国正在探索一条兼顾创新与安全的AI发展道路。未来随着技术的演进,马来西亚还需在跨境数据流动、算法透明度等新兴议题上持续发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以伦理为先导、以安全为底线的发展理念,将为AI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