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三下乡’惠民活动启幕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政府积极整合资源,将文化、科技、医疗等服务下沉至基层,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2025年德阳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正是这一背景下的生动实践。此次活动以“把舞台搭在‘家门口’,把服务送到‘心坎儿’上”为主题,在罗江区拉开帷幕,通过文艺演出、科技助农、健康义诊等多元化服务,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同时,活动还与第八届“德阳社科活动月”及罗江区全民阅读活动联动开展,进一步丰富了服务内涵。以下从文化惠民、科技助农、健康服务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此类活动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文化惠民:丰富精神生活,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文化下乡是“三下乡”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罗江区的活动中,开幕式以舞蹈《锦绣德阳》拉开序幕,随后管乐合奏、魔术表演、川剧变脸等节目轮番上演,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特色,也为群众带来了欢乐。现场互动热烈,许多村民表示,这样的演出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热闹氛围。
此外,活动还注重文化教育的长期投入。主办方向七一潺庭中学、罗江中学等学校捐赠了大量文学和科普类书籍,支持“书香罗江”建设。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也为培养乡村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奠定了基础。未来,此类活动可进一步结合数字技术,例如推广电子阅读设备或搭建乡村文化云平台,让文化资源更广泛地惠及偏远地区。

科技助农:精准服务农业,推动产业升级

科技下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本次活动中,农业专家通过现场咨询、技术讲解和资料发放,为农户提供了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指导。许多种植户表示,专家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生产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助农不仅限于现场活动,更应形成长效机制。例如,可以建立“专家+农户”线上对接平台,定期推送农业技术信息;或组织农技培训课程,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此外,结合智慧农业技术,如无人机喷洒、土壤监测系统等,能够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帮助农民增收。

健康服务:送医下乡,筑牢基层卫生防线

健康义诊是“三下乡”活动中最受群众欢迎的环节之一。在罗江区的活动现场,医疗专家团队为居民提供了疾病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现场排起长队,反响热烈。这一服务尤其惠及了老年人群体,他们往往因交通不便或经济条件有限而难以获得优质医疗资源。
然而,健康下乡的可持续性仍需加强。未来可探索“流动医疗车+远程会诊”模式,定期为偏远村庄提供体检和慢性病管理服务;同时,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提升乡村诊所的诊疗水平。此外,健康科普也应成为重点,通过讲座或短视频等形式,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帮助村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德阳市“三下乡”活动通过整合文化、科技、医疗资源,不仅为罗江区群众带来了即时福利,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从文化惠民到科技助农,再到健康服务,每一项举措都直击乡村发展的关键需求。未来,若能结合数字化手段和长效机制建设,此类活动将发挥更大作用,真正实现“服务送到心坎儿上”的目标。四川省“三下乡”示范活动已在多地展开,德阳的实践进一步证明,只有立足群众需求,才能让政策落地生根,为乡村注入持久活力。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