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科技赋能未来的新起点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4月26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简称“科交会”)在合肥盛大开幕,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这场为期三天的科技盛宴不仅展示了前沿技术成果,更搭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规模与成果:科技创新的集中展示
本届科交会征集了4147件科技成果,覆盖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其中超过20%的展品为首次发布或展示。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活跃度,也彰显了安徽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吸引力。
在展览展示环节,351项尖端技术集中亮相,其中包括48所高校参与的“黑科技”展区。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展示的量子计算原型机、合肥工业大学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等,均代表了国内乃至国际的领先水平。这些成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备产业化潜力,为后续的技术交易和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安排:多元形式促进深度互动
科交会的活动设计兼顾专业性与大众参与性,通过多种形式推动科技成果的传播与转化。
– 开幕式与主题论坛:4月26日上午的开幕式拉开了科交会的序幕,随后举行的多场主题论坛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等热点话题,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与讨论。
– 科技互动体验打卡点:为了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科技魅力,组委会设置了VR虚拟实验室、AI绘画体验区等互动项目,增强了科技普及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 对接交易平台:通过“双招双引”机制,科交会为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搭建了精准匹配的桥梁。据统计,首日即达成意向合作项目超过50个,涉及金额超百亿元。
特色亮点: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本届科交会的一大特色是巧妙融合科技与人文元素,展现了安徽独特的创新气质。
– AI技术赋能文化表达:大会主题曲由Deepseek AI创作,旋律融合了科技感与地域文化特色,成为科交会的标志性符号。
– 合肥科创中心的辐射效应: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凭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大讯飞等机构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长三角科技创新生态中的核心地位。
– 国际化视野:科交会还吸引了来自德国、日本等国的科技企业参与,促进了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结语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不仅是一场科技成果的展示会,更是一次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通过规模化的成果征集、多元化的活动设计以及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科交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高效平台,同时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随着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科技创新将继续成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而科交会这样的平台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