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通过区域协同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琴澳联动模式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创新,成为大湾区科创协同发展的典范。横琴与澳门通过深度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地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也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现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协同机制创新与互联互通
琴澳联动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创新的协同机制。两地采用”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横琴口岸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系统就是这一机制的生动体现。这套由澳门青年创业企业参与研发的系统,将通关时间缩短至数十秒,极大提升了人员往来效率。更重要的是,这种协同机制打破了行政壁垒,为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区域的合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两地还在探索更广泛的政策协同,包括法律衔接、金融互通等领域,为深度合作创造更有利的制度环境。
产业协同与技术转化
在产业技术方面,琴澳联动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以医疗科技领域为例,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公司的发展轨迹颇具代表性。该公司以澳门高校和研究机构为技术策源地,充分利用澳门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环境获取前沿技术,同时在横琴实现产业化。这种”澳门研发+横琴转化”的模式,不仅加速了技术商业化进程,还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特殊政策为这类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持,包括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便利,使得技术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创业生态与人才集聚
青年创业生态的培育是琴澳联动的另一大亮点。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载体吸引了大量澳门创业者,形成了独特的创新创业氛围。这些创业平台不仅提供物理空间,更重要的是构建了完整的服务体系,包括融资支持、市场对接、导师指导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澳门青年的特殊需求,合作区推出了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措施,解决了创业初期的资金瓶颈问题。这种”研发在澳门、生产在横琴”的协同链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建设,为区域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政策优势与未来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琴澳联动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方向。合作区成立三年多来,在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澳门企业通过横琴平台,既能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又能帮助内地企业走向全球,实现了双向赋能。展望未来,随着”分线管理”等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琴澳两地的要素流动将更加便捷,合作深度将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在中医药、现代金融、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琴澳联动有望培育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琴澳联动的实践充分证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协同和人才集聚,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两地融合发展,也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合作深度不断拓展,琴澳联动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大湾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这一成功经验也启示我们,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制度创新是核心动力,优势互补是关键路径,而人才集聚则是根本保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