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山西省作为传统资源型省份,正积极探索以科技突破带动产业转型的新路径。2024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拟中榜名单的公示,不仅展现了该省在重点领域的科研布局,更折射出科技创新机制改革的深层实践。这一举措通过打破传统科研立项模式,为关键技术攻关注入了新动能。
项目布局凸显战略导向
本次公示的23个拟中榜项目精准对接山西省转型发展需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领域分布。在能源环保领域,项目聚焦资源型经济转型痛点,如液压挖掘机节能技术研发,直接服务于传统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升级;半导体与新材料方向的布局,则体现了对新兴产业的培育意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云冈石窟病害治理项目被纳入基础前沿与民生公益类,彰显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保护的协同发展理念。这种布局既立足本省实际,又前瞻性地把握了产业变革趋势。
机制创新激发科研活力
“揭榜挂帅”制度的实施标志着科研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根据《山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该机制通过张榜公示、自由申报的方式,打破了单位资质和地域限制。第二批发布的9个张榜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的技术攻关类占比达78%,显著提高了市场主体的参与度。这种”英雄不问出处”的选拔标准,不仅拓宽了人才引进渠道,更通过产学研联合体的组建,促进了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公示期内设立的五个领域专属反馈通道,进一步体现了流程设计的精细化。
配套体系保障实施成效
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山西省构建了多维度的支撑体系。在组织架构上,按领域划分责任人的做法(如信创和大数据领域由陈慧峰负责)实现了专业对接;在制度规范方面,《科技重大项目实施细则(试行)》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明确依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异议处理机制的设计——要求单位加盖公章、个人实名反馈,既保障了公示的严肃性,又维护了参与者的合法权益。这种”严进严出”的管理思路,配合8天公示期的时效设定,形成了完整的质量管控闭环。
从此次公示项目可以看出,山西省正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设计推动科技创新生态重构。重点领域的精准布局、揭榜机制的活力释放、配套体系的完善构建,三者协同形成了”战略导向-机制创新-保障落实”的完整链条。这种探索不仅为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了样本,更展现了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治理中的主动作为。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其产生的技术突破和模式创新,或将重塑山西省的产业发展格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