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峰科技机构持仓锐减 9家坚守

激光显示技术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近年来在消费电子、商用显示、影院放映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光峰科技(688007.SH)作为科创板上市的激光显示技术龙头企业,凭借其自主研发的ALPD®技术及核心专利,持续吸引着资本市场的关注。2025年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对光峰科技的持仓动态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反映出资本对激光显示赛道长期价值的判断。本文将从机构持仓变化、投资者结构特征以及行业背景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机构持仓的稳定性与微幅增长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光峰科技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1.88亿股,占总股本的40.84%,较上一季度微增0.1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市场环境存在波动,但核心机构投资者对光峰科技的长期价值认可度较高。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表外资持股)和中国银行旗下的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型基金等市场化机构的持续持仓,凸显了光峰科技在跨境资本和稳健型资金配置中的吸引力。

关联方主导的股东结构特征

从披露的主要机构名单来看,深圳光峰控股及其关联的6家有限合伙企业(如原石激光、海峡光峰等)构成了持股主力。这种以产业资本和关联方为主的股东结构,一方面体现了创始团队对公司的控制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激光显示行业技术密集型的特点——长期研发投入需要稳定的股东支持。不过,关联方持股比例过高可能带来流动性不足的风险,未来需关注市场化机构(如公募基金)的参与度是否提升。

公募基金调仓背后的行业逻辑

2025年一季度,135只公募基金(包括博时科创100ETF、南方中证1000ETF等)选择退出光峰科技持仓。这一现象需结合行业背景解读:首先,激光显示技术正处于商业化爬坡期,短期业绩波动可能引发部分资金撤离;其次,科创板整体估值调整导致被动指数基金调仓。但反观仍坚守的机构,如易方达债券型基金的配置,则体现了对光峰科技“技术护城河”的长期看好。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激光显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美元,核心专利持有者将优先受益。
光峰科技的机构持仓动态如同一面镜子,既映射出激光显示行业的成长性,也反映了资本市场的理性权衡。短期来看,关联方持股集中和公募基金调仓可能影响股价流动性;但长期而言,ALPD®技术在影院、车载等场景的落地潜力,以及40%以上的机构持股占比,仍为公司的技术转化提供了资本背书。未来需重点关注两大信号:一是核心专利的商业化进度,二是公募基金持仓是否触底回升。在显示技术迭代的浪潮中,具备原创能力的中国企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