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发布全栈AI矩阵 赋能数字未来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移动在2024年10月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全栈AI科技矩阵,这一战略举措不仅标志着企业自身的转型,更预示着我国信息通信产业正在进入”AI+”深度融合的新纪元。这场以”智焕新生,共创AI+时代”为主题的科技盛会,展现了中国移动从传统通信运营商向AI技术引领者的华丽转身,其背后蕴含着对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刻把握。

战略转型:从技术辅助到深度融合

中国移动此次战略升级的核心在于实现了从”+AI”到”AI+”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仅是术语的变化,更代表着企业定位和发展模式的全面重构。作为”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中国移动正在构建一个覆盖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服务供应、行业智能化赋能的完整AI生态系统。其自主研发的”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已完成全面升级,参数规模突破万亿级别,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大模型体系特别针对中文语境和国内产业特点进行了深度优化,使其在政务服务、金融风控等本土化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技术创新:构建自主可控的AI基础设施

在技术突破方面,中国移动取得了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其建设的全国产化超万卡单集群智算中心,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架构和软件系统,单集群算力达到百亿亿次级别,为大规模AI训练提供了坚实基础。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推出的业界首个一体化算力网络调度平台,通过创新的资源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跨地域算力资源的智能调度,用户可享受”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便捷服务。在关键技术研发上,中国移动突破了超万卡M-NICC(大规模神经网络智能计算)技术体系,解决了超大规模模型训练中的通信瓶颈问题。同时,企业前瞻性地布局5G-A/6G、量子计算、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特别是在6G与AI的融合创新方面,已申请相关专利超过2000项,为未来智能通信网络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储备。

应用落地:推动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中国移动展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AI解决方案已深入工业、农业、政务等关键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价值。在工业领域,通过将AI技术与5G专网结合,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诊断和预测性维护,帮助制造企业将设备故障率降低40%以上。农业场景中,部署的智能监测系统可精准识别作物生长状况,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试点区域已实现亩均增产15%的显著效果。在政务服务方面,基于多模态交互技术开发的3D数智人客服系统,能够理解并回应超过2000种政务服务咨询,目前已覆盖全国800多万用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构建的”AI+服务”体系创新性地引入了情绪感知技术,能够实时分析用户情绪状态并调整服务策略,这一突破使得5G视频客服的用户满意度提升了28个百分点。

生态共建:打造开放协同的AI发展格局

中国移动深刻认识到,A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的协同创新。为此,企业采取了开放合作的策略,与全球超过500家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硬件领域,与国内芯片企业共同研发了多款AI专用加速芯片;在软件层面,开源了多个基础算法框架,降低了行业应用门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移动牵头组建的AI产业创新联盟,已吸纳了包括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在内的200多家成员单位,共同推进技术标准制定和产业化应用。这种开放共赢的生态建设模式,不仅加速了AI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更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中国移动此次全栈AI科技矩阵的发布,不仅重塑了传统通信运营商的企业形象,更彰显了其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的深度融合,企业正在推动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从战略定位到技术突破,从场景落地到生态共建,中国移动展现出了”全能AI国家队”的担当与实力。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与通信网络的进一步融合,中国移动有望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构建智能社会贡献中国方案。这一系列举措也预示着,我国信息通信产业正在从技术跟随者向创新引领者转变,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