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新篇章:西安万像电子与交大共探AI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2025年4月30日,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围绕共建“西安交大—万像零终端研究院”展开深度交流,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产学研融合的深化趋势,更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范式。

一、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万像电子”)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图形图像传输、渲染处理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积累,其参与的863计划、“核高基”项目以及与中国航天的合作,彰显了企业的技术实力。而西安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优势(如“人工智能先导计划”)为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此次合作聚焦“零终端”设备技术攻关,旨在通过校企资源整合,突破图形图像传输、认知智能等“卡脖子”技术,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一合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工智能发展指示的具体实践。通过有组织科研和全链条创新,双方将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服务于国防、能源、金融等关键领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合作框架与核心技术布局

  • 研究院的产学研融合模式
  • 双方采用“1121”校企合作模式(即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通过共建研究院,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场景的联动。万像电子的红叶、绿叶、蓝叶三大实验室将与西安交大的机械学院、电信学部等跨学科团队协作,覆盖图像编解码、虚拟化渲染及深度学习技术研发,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闭环。

  • 技术突破方向
  • 合作重点包括:
    图形图像传输优化:针对移动及可穿戴设备的低延迟、高保真传输需求,开发新一代编解码技术。
    认知智能研究:结合强化学习等前沿算法,提升终端设备的自主决策能力。
    虚拟化渲染技术:依托万像电子的专利布局,探索轻量化渲染方案,降低硬件依赖。

  •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西安交大将通过专项工作组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学科布局,例如增设人工智能与图形学交叉课程,为企业定向输送高端人才。中国移动联合研究院的参与,进一步扩展了合作生态,为技术落地提供场景支持。

    三、未来展望与社会价值

    此次合作不仅是技术研发的联合,更是一次创新生态的构建。万像电子创始人聂焱提出,研究院将成为“技术孵化器”,未来三年计划落地5项以上专利技术,并推动至少3款产品商业化。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强调,这一合作将助力破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孤岛效应”,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从社会价值看,合作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例如推动国产芯片、传感器等配套产业的升级。此外,通过服务国防、航天等国家战略项目,合作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西安万像电子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标志着校企联动从单一技术合作迈向全生态共建的新阶段。通过聚焦核心技术、创新产学研模式、培养复合人才,双方不仅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样板,也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贡献了实质性力量。未来,随着研究院的落地与成果转化,这一合作或将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