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世界不断演进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生成式 AI (GenAI) 技术,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驱动力,不再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而是深刻地影响着职场生态,重塑着生产力格局。 然而,这种变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 在企业内部,一种被称为“影子 AI”的现象正在悄然蔓延,它像一把双刃剑,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潜伏着数据泄露和安全事件的隐患。
这种“影子 AI”指的是员工未经 IT 部门批准或监督,擅自使用 AI 工具或应用程序的行为。 这种行为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反映了企业在拥抱 AI 变革时的复杂处境。
首先,员工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积极寻找更便捷的解决方案是影子 AI 出现的重要原因。 在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员工希望利用 AI 工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力。 其次,传统的 IT 采购流程往往繁琐冗长,难以满足业务部门快速迭代的需求。 这种流程上的滞后,促使员工寻求更加灵活的替代方案,绕过 IT 部门的管控,直接使用各种 AI 工具。 公共云的普及,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趋势。 员工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 SaaS 解决方案,如谷歌 Drive、Teams 和 Slack,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接触和使用 AI 工具,从而加速了影子 AI 的蔓延。 一项调查显示,大量北美企业员工已经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 AI,但制定明确使用政策的企业比例却相对较低。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没有制定 AI 政策的企业中,只有一部分员工会向主管如实汇报他们使用影子 AI 的情况,这使得风险管控变得更加困难。 这种信息不对称和缺乏监管,为潜在的安全威胁埋下了伏笔。
影子 AI 所带来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不容忽视。 最直接的风险在于数据安全。 当员工将包含敏感信息的文本输入到消费级 AI 工具(如 ChatGPT)时,这些数据可能会被用于训练 AI 模型。 这意味着,企业内部的敏感信息可能被第三方获取,从而导致数据泄露。 研究显示,大量的员工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共享敏感工作信息,而大量法律文件通过非企业 AI 账户被暴露。 这种数据泄露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导致合规罚款和集体诉讼,对企业的业务运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此外,影子 AI 还会扩大企业的攻击面,为黑客提供新的入侵途径。 未经授权的 AI 工具通常缺乏适当的安全配置,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或者被用于在网络中横向移动,进一步渗透到企业的核心系统。 报告指出,相当一部分的网络攻击来自影子 IT,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更深层次的威胁在于,影子 AI 正在放大“人为因素”产生的安全风险,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或疏忽往往是导致数据泄露的根本原因。
面对影子 AI 带来的挑战,企业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封禁措施。 这种策略可能扼杀创新,降低生产效率,甚至引发员工的反感,适得其反。 更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套多元化的风险管控策略,在安全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首先,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生成式 AI 使用政策,明确哪些 AI 工具可以被使用,哪些数据可以被输入,以及员工需要遵守的安全规范。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 AI 应用的可见性和控制,利用技术手段检测和监控影子 AI 的使用情况。 这需要 IT 和安全团队与业务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 AI 治理方案,确保 AI 工具的安全合规使用。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 AI 安全风险的认知,引导员工安全、合规地使用 AI 工具。
影子 AI 的治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 AI 治理策略,以适应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 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 AI 技术的最新动态,积极探索 AI 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例如利用 AI 技术检测和防御网络攻击,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这需要企业建立一个灵活的、持续更新的 AI 治理框架,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 landscape。 在 AI 时代,企业必须正视影子 AI 带来的挑战,积极应对,才能在享受 AI 红利的同时,有效管控风险,确保企业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需要积极拥抱 AI,但同时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建立健全的治理体系,才能在 AI 时代保持竞争优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