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高校抢先布局

中国正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致力于发展“低空经济”,这是一个涵盖所有利用3000米以下空域进行经济活动的行业。这一蓬勃发展的产业,得益于无人机技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以及政府支持性政策的进步,正在迅速从概念蓝图转变为实际行动。曾经是包裹递送和城市空中出行的未来愿景,如今正日益成为普遍现象,重塑城市景观和工业实践。雄心壮志的规模是巨大的,预计到2025年,它将为中国经济贡献7000亿美元。

推动这一战略重点的动力是多方面的。

首先,低空经济被认为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这是近期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一个概念。这意味着一种有意识的转变,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创新驱动的增长,拥抱尖端技术。低空经济被纳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成立专门的低空经济发展司,都凸显了政府对该行业的重视程度。

其次,中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占全球无人机专利申请的70%——为在这个新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现有的技术优势使得低空解决方案能够快速开发和部署。此外,该行业被视为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在催化剂,为物流、旅游、应急服务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创新机会。无人机用于精准农业,例如向麦田输送养分,就体现了这种潜力。中国在积极布局,旨在成为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随着“低空经济”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尤为迫切。为了响应对熟练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六所顶尖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启动了低空经济本科专业。该专业已获得教育部批准,并于4月被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表明了中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主动。该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无人机操作、空域管理、eVTOL设计和法规遵从性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除大学教育外,该行业的增长也受到数字技术进步和全球绿色经济推动的激励,鼓励企业利用空域进行各种应用。然而,该行业面临着关键的制约,包括不完善的法规和标准、技术瓶颈以及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中国在eVTOL技术方面发展迅速,例如江门低空旅游小镇订购了100架小鹏汇天eVTOL,但仍需要明确的增长路线图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一些行业团体指出,投资者缺乏信息和指导,这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中国对低空经济的承诺是坚定不移的。政府正在积极制定立法,以解决监管空白,并营造安全、可持续的运营环境。关注点已超出国内发展,包括努力加强中欧对话,建立政治互信,这可能为国际合作开辟道路。目标很明确:不仅要主导国内低空经济,还要将中国建设成为这一变革性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快速的发展步伐,加上大量的投资和清晰的战略愿景,表明中国的低空经济将在未来几年实现显著扩张,有可能重塑交通运输、物流和城市生活。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