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人工智能的交汇正以惊人的速度演进,其中涉及MyPillow首席执行官Mike Lindell及其法律团队的近期案例,更是将法庭上不受约束的人工智能应用的潜在陷阱暴露无遗。两位Lindell的律师因提交一份明显错误百出的法庭文件而被联邦法官处以每人3000美元的罚款。这些错误是由于在没有进行充分核实的情况下,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草拟该文件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此事件为在法律实践中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时,必须进行人工监督敲响了警钟。
问题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产生的“幻觉”。代表Lindell的律师,在由前Dominion投票系统高管Eric Coomer提起的诽谤案中,提交了一份包含近30处缺陷引用的简报。这些并非微不足道的拼写错误或格式错误;人工智能虚构了根本不存在的案例,并错误引用了现有的判例法。法官Nina Wang细致地描述了这些不准确之处,强调了法律团队未能正确审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基本错误。该简报旨在证明索赔和辩护,这是法律程序中的关键一步,但其不可靠性破坏了其目的并导致了制裁。这不仅仅是简单地使用人工智能来协助研究;律师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将起草过程外包给人工智能,而没有进行足够的审查。
此案的影响远不止对律师的经济处罚。它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时代律师的道德责任的严重问题。虽然人工智能工具无疑可以提高效率并有可能降低法律工作的成本,但它们并不能替代法律专业知识和勤勉的事实核查。法律职业建立在准确性和诚信的基础上,而提交虚构的法律先例则触及了这一基础的核心。法官的回应强调了律师在向法庭提交工作时保持最终责任的重要性,即使在使用先进技术时也是如此。
此事件也突出了人工智能当前的局限性。生成式人工智能虽然在文本生成方面表现出色,但容易出错,并且能够自信地将虚假信息呈现为事实——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幻觉”。这种“幻觉”并不是人工智能的恶意行为,而更多的是由于其训练数据、算法以及缺乏对事实的深层理解所造成的。人工智能在生成内容时,往往会基于统计概率和模式识别,而非对事实的真正理解。在法律领域,这种“幻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为法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例如,在Lindell的案例中,人工智能错误地引用了不存在的案例,这不仅误导了法官,也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
此案还可能加速围绕在法律环境中人工智能使用的准则和法规的制定。法院可能开始要求律师披露在准备法律文件时是否使用了人工智能,并可能对核实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准确性施加更严格的标准。法律界已经在努力适应这一新的技术格局,而这一事件无疑将推动这场对话。人工智能彻底改变法律实践的潜力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谨慎对待并致力于维护正义和准确的原则。
Lindell案是一个警示故事,它表明,对人工智能的无约束依赖可能产生重大后果,不仅对涉案律师,也对法律体系本身的完整性产生影响。它清楚地表明,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仍然仅仅是一个工具,需要熟练且负责任的法律专业人士的精心指导和监督。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应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人类专业知识的替代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