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机器人技术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追求更智能、更具适应性的机器人的征程中,触觉传感技术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相较于传统机器人仅仅依赖视觉和听觉的局限性,触觉的引入为机器人提供了感知世界的全新维度,使其能够捕捉物体形状、材质、温度和压力等丰富信息,从而实现更精细的操作、更安全的交互和更卓越的环境适应性。因此,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正逐渐成为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突破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的蓬勃发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受益于多个产业的共同驱动。在消费电子领域,智能穿戴设备和VR/AR技术的日新月异,对触觉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高精度、低功耗的特性。在医疗健康领域,假肢和手术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触觉反馈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获得更自然、更精准的操作体验,提升治疗效果。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灵巧手和智能检测设备需要触觉传感器来完成复杂的装配、检测和维护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备受瞩目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更是对触觉传感技术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要求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的触觉感知能力,才能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人机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触觉传感器企业获得了融资,这无疑标志着该领域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期。其中,深圳市模量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及触觉模型研发与应用的公司,于2024年底成立,并于近日宣布完成由德宁资本投资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北深资本担任长期顾问。模量科技的产品线涵盖机器人触觉、工业压力分布检测以及织物类柔性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其核心技术旨在解决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灵敏度不足等问题。此次融资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团队建设,从而加速其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步伐。与此同时,另一家公司千觉机器人(Xense Robotics)也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交大菡源基金等跟投。千觉机器人专注于多模态触觉感知传感器,其产品线包括高分辨率多模态触觉传感器、触觉感知与控制智能化模组等,旨在突破机器人灵巧操作的技术障碍。此外,还有智元投资的上交大系千觉机器人也成功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由戈壁创投、小苗朗程、元禾原点联合投资完成。
这些公司不约而同地将技术方向集中在“多模态”上,这并非偶然。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力觉感知,而是积极尝试将触觉与其他感知方式(如温度、振动、纹理等)相结合,从而构建更全面的触觉感知系统。这种多模态融合能够显著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复杂环境。举例来说,在工业检测领域,多模态触觉传感器可以同时检测物体的形状、硬度、表面缺陷等信息,从而实现更精准的质量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在医疗健康领域,多模态触觉传感器可以为假肢提供更逼真的触觉反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假肢,恢复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触觉传感器本身的技术突破,相关的应用也在不断涌现,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例如,TORA-ONE人形机器人以其丰富的多模态感知能力,在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展现出通用价值,能够胜任各种复杂的任务。地平线机器人也在积极布局,其征程6量产芯片支持多模态感知与SLAM算法,并已应用于小米CyberDog、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等产品,提升了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环境感知能力。赛博格机器人更是通过“博脑”端到端VLA2.0具身智能大模型深度融合多模态感知体系,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实时决策,使其能够在各种复杂场景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这些应用案例充分表明,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并为机器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而言之,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是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发展受到消费电子、医疗健康、工业自动化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多个产业的驱动。模量科技等触觉传感器企业近期获得融资,预示着该领域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期。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将为机器人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最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使人类与机器人的协作更加自然、高效和安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