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以及对更智能、更具适应性机器人的迫切需求,触觉传感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核心突破口。长期以来,机器人主要依赖视觉和听觉等单一感知模式,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进行精细化操作时,缺乏触觉反馈使其难以达到人类般的灵活性和精准度。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吸引了来自各方的关注和大量的资本投入,预示着机器人感知方式的变革。
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的崛起,与多个新兴产业的爆发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日新月异的消费电子领域,智能穿戴设备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VR/AR) 技术的持续进步,对更为逼真的触觉反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用户希望能够通过设备真切地感受到虚拟世界的纹理、压力和温度,从而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在需要高度精确性的医疗健康领域,假肢和手术机器人迫切需要精确的触觉感知能力,以此来模拟人类手部的精细功能,进而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而在追求效率和稳定性的工业自动化领域,灵巧手和智能检测设备则需要依靠触觉传感器来精准识别物体的形状、硬度以及表面纹理等关键信息,从而实现更加高效、更加可靠的生产过程,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方兴未艾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对触觉传感技术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挑战,因为人形机器人需要具备与人类相似的触觉感知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人类生活环境,真正融入人类社会。
在这片蓬勃发展的市场蓝海中,涌现出了一批专注于触觉传感器研发的企业,它们凭借着创新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获得了大量风险投资的青睐。其中,成立于2024年底的“模量科技”便是一家引人注目的新星。该公司专注于多模态多维力触觉传感技术以及触觉模型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打破传统触觉传感的局限,为机器人赋予更加细腻和全面的感知能力。凭借着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清晰的市场定位,模量科技在短时间内便完成了千万级的天使轮融资,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的进一步研发、市场推广以及团队建设,旨在推动多模态触觉传感器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千觉机器人”也在触觉传感领域崭露头角,获得了包括戈壁创投、小苗朗程、元禾原点以及高瓴创投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多轮投资,累计融资金额达到数千万元。千觉机器人的产品线涵盖了高分辨率多模态触觉传感器、触觉感知与控制智能化模组等,致力于突破机器人灵巧操作的技术障碍,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作业能力。这些融资事件充分表明,资本市场对触觉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期待其在机器人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了对触觉传感器的硬件研发,将触觉技术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具身智能相结合,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为机器人技术开辟了新的方向。在2025机器人产业大会上,“赛博格机器人”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一举斩获两项大奖,其核心技术之一便是将“博脑”端到端VLA2.0具身智能大模型与多模态感知体系进行深度融合,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实时决策,赋予机器人更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此外,地平线机器人的征程系列高性能SoC芯片也对多模态感知与SLAM算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感知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周围的环境。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多模态触觉感知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机器人带来更加强大的功能和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推动机器人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些企业也开始探索利用多模态触觉传感器构建“智能感知云平台”,通过实时捕捉物理交互数据,并结合先进的AI模型,实现对设备的自适应调控,从而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多模态触觉传感技术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应用前景无比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渐降低,触觉传感器将在消费电子、医疗健康、工业自动化和人形机器人等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并最终实现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机器人时代。资本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必将加速触觉传感技术的发展,并为机器人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正在向我们走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