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时代的商业环境瞬息万变,仿佛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而企业就像一艘艘航船,必须时刻调整航向,才能避开暗礁险滩,抵达成功的彼岸。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的“网感”,正如同航船上的雷达,帮助企业敏锐地捕捉市场变化,洞察用户心理,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战略。商汤科技的案例,恰恰印证了“网感”对于科技企业的重要性。
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在大模型这场技术革命中,快速迭代和适应变化至关重要。商汤科技作为一家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深厚积累的企业,却在大模型时代的初期显得有些迟缓。在预训练大模型概念爆发之初,行业内对于建立统一的AI行业标准尚未形成共识,这或许可以解释商汤当时的谨慎。然而,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当行业普遍开始拥抱大模型,并积极探索其商业价值时,商汤却似乎错失了快速跟进的机会。这种战略上的滞后,与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也就是“网感”有着直接的关系。
“网感”并非仅仅指对网络流行语和梗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网络文化、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反应。对于科技企业而言,“网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及时捕捉到用户需求的细微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获取信息和进行决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科技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社交媒体、在线社区、用户反馈等,密切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并将其快速转化为产品改进和创新方向。其次,能够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营销推广。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难以触达目标用户,科技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等新兴渠道,以更具创意和互动性的方式与用户进行沟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例如,可以通过打造有趣的线上活动、发布具有话题性的内容、与网红或KOL合作等方式,吸引用户的关注。
再者,能够积极参与网络社群的建设。网络社群是用户聚集和交流的重要场所,科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社群或参与已有的社群,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甚至可以鼓励用户参与产品设计和改进,形成良性循环。最后,能够对竞争对手的动态保持高度关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科技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最新动向,包括新产品发布、营销活动、技术创新等,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与商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网感”方面表现出色。它们深谙互联网传播之道,善于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营销推广,与用户进行互动,甚至将用户纳入产品设计和改进的过程中。例如,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会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话题讨论,邀请用户分享自己的用车体验和建议,甚至会根据用户的反馈对产品进行改进。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还能为企业提供宝贵的产品改进建议。同时,新能源汽车厂商也紧跟新媒体潮流,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与用户进行互动,甚至打造了自己的专属APP,构建线上社区,增强用户黏性。
因此,对于像商汤这样的科技企业来说,提升“网感”至关重要。它不仅需要加强对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关注,更需要建立一套快速反应和决策机制,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可以通过加强与互联网行业人才的合作,引入具有“网感”的人才,或者通过内部培训和学习,提升员工的“网感”能力。只有真正理解并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商汤才能在大模型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最终实现商业价值。而这不仅仅是商汤的挑战,也是所有希望在数字时代取得成功的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未来,谁能更好地掌握“网感”,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引领行业发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