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普纳市,坐落着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创新枢纽——普纳科学与技术园区(STP)。作为印度最早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之一,这座园区自1986年成立以来,始终处于印度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2025年5月的一场重要访问,让这个科技园区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印度工业巨头高塔姆·阿达尼与国民会议党(NCP)主席沙拉德·帕瓦尔联袂造访,共同探讨科技创新的未来蓝图。
科技创新的历史摇篮
普纳STP的建立源于印度国家科学与技术企业发展计划的战略布局。近四十年来,这个园区见证了印度科技产业的崛起历程,从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如今成为拥有完整创新生态系统的科技枢纽。园区所在的萨维特里拜·富勒·普内大学校园,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支持,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独特模式。阿达尼在参观时特别指出:”这里孕育的创新基因,正是印度实现技术自主的关键所在。”而帕瓦尔则强调,这种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术支撑的三方协作模式,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初创企业的超级孵化器
园区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是其培育了超过1,300家初创企业的惊人记录。这些企业不仅数量庞大,更在多个尖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在绿色科技领域,园区孵化的生物燃料企业开发出利用农业废弃物转化航空燃油的专利技术;
– 人工智能板块则有企业研发出适应印度本土语言的智能客服系统,服务覆盖2亿用户;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园区内30%的初创由女性创业者领导,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发展。
阿达尼集团当场宣布将设立专项风险投资基金,优先支持园区内从事清洁能源和AI解决方案的初创团队。帕瓦尔则承诺推动立法简化科技企业的行政审批流程,这一表态获得在场创业者的热烈响应。
科普教育的创新实验室
除了商业孵化,STP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科普教育体系。园区内设有占地5,000平方米的科技体验馆,每年接待超过10万名访客。其中最具特色的是:
– 沉浸式VR科学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太空探索和深海探测;
– 每月举办的”创客马拉松”,吸引全国青少年展示发明创造;
– 面向农村地区的移动科技大篷车项目,已惠及200余个偏远村庄。
参观过程中,两位领导人亲自体验了量子计算模拟器,阿达尼特别赞赏园区”让科技走下神坛”的理念。帕瓦尔宣布将把STP的科普模式写入国家教育政策,计划五年内在全国建立50个类似的教育中心。
这次历史性的访问不仅彰显了普纳STP作为印度科技创新引擎的重要地位,更预示着政企合作的新纪元。园区的成功经验证明,当政府政策、商业资本和学术研究形成合力时,科技创新就能产生裂变效应。随着阿达尼集团的资金注入和政府政策的倾斜支持,这个孕育了千余家企业的科技摇篮,正在为印度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园区入口处镌刻的标语所言:”这里播下的不仅是创业的种子,更是一个民族的科技未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