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始终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上海科技界指明了方向,激发了科研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决心。在这一背景下,上海科技界通过深入学习讲话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深入学习,凝聚共识
上海科技界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通过专题会议、研讨活动等形式,深入领会讲话的核心要义。大家一致认为,科技创新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科技工作者们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肩负的责任,坚定了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信心。例如,中科院上海分院组织多场跨学科研讨会,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对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则将讲话精神融入科研规划,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聚焦前沿,突破瓶颈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上海正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企业推动通用大模型研发,探索AI赋能医疗、金融等行业的创新应用;集成电路方面,上海微电子等企业加快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的自主攻关;生物医药领域,张江科学城聚集了全球顶尖的研发团队,聚焦基因编辑、创新药物研发。此外,上海还在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新兴领域布局重大科学设施,如“羲和”激光装置、量子计算研究中心等,为原始创新提供支撑。这些举措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也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生态优化,全球协作
为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上海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一方面,通过《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法规,简化科研人员创业流程,提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另一方面,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培育了如商汤科技、联影医疗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在国际合作方面,上海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吸引诺华、特斯拉等跨国企业在沪设立研发中心,同时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浦江创新论坛等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人才互动。2023年,上海新增外籍科研人员占比达15%,彰显了国际化创新高地的吸引力。
从统一思想到精准布局,从技术攻坚到生态构建,上海科技界正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方位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未来,随着更多原创性成果的涌现和创新链条的完善,上海不仅将成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先锋队”,更有望为全球科技进步提供新范式。这一过程既需要政策持续赋能,也离不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深耕细作,最终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