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子护航亚洲跆拳道主席杯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育人功能已不再局限于课堂内的知识传授,而是向着全方位、多维度发展。泰山科技学院作为山东省泰安市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近年来在体育赛事志愿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出高校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独特价值。特别是在2025年第七届世界跆拳道主席杯(亚洲区)赛事中,该校90名核心志愿者的出色表现,为探讨高校如何通过体育赛事平台实现育人功能提供了典型案例。
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泰山科技学院在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方面的突出表现,首先体现在其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上。以跆拳道赛事为例,该校不仅建立了20人的专业跆拳道社团,还特别聘请曾获全国大学生跆拳道冠军的王玉倩老师担任指导。这种”专业教师+实践平台”的模式,使志愿者能够系统学习赛事规则、国际礼仪和应急处理等技能。在2025年亚洲区跆拳道赛事中,志愿者们凭借流利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对跆拳道文化的深刻理解(如正确使用韩语礼仪术语),赢得了32国参赛者的赞誉。这种专业化培养路径,为其他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多维度体育育人生态的构建
该校的体育志愿服务已形成覆盖”赛事组织-竞技参与-心理辅导”的完整生态链。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季军成绩,印证了其竞技体育培养体系的成效;同年举办的校队入队仪式,更获得省教育厅领导的现场肯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创新的”异科导师制”,通过跨学科教师团队为运动员和志愿者提供心理疏导,如在跆拳道赛事期间,心理学专业导师会针对性设计压力释放工作坊。这种将体育竞技、志愿服务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凸显了现代高校体育育人的多维价值。
国际化视野下的文化传播使命
在承办国际级赛事过程中,泰山科技学院志愿者团队自觉承担起文化使者的角色。2025年跆拳道赛事期间,志愿者们不仅高效完成接待、翻译等基础工作,更通过组织”中韩跆拳道文化比较”主题沙龙、太极表演等活动,向国际参赛者展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交流使志愿服务超越事务性工作层面,成为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该赛事后申请加入该校跆拳道社团的国际留学生人数同比增长40%,印证了体育志愿服务的文化辐射效应。
从泰山科技学院的实践可以看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已发展为融合专业教育、素质培养和文化传播的综合性育人平台。该校通过系统化的组织体系(如校社联动机制)、创新性的辅导模式(如异科导师制)以及国际化的实践舞台,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更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育人之路。这些经验对于正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高校群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未来,随着更多国际体育赛事在中国举办,高校志愿服务必将成为展示中国青年风采的重要窗口。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