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科技作为中国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要企业,近年来在锂电池正极材料、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等业务板块持续布局。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发布后,其营收增长与亏损收窄的”双轨并行”现象引发市场关注。在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这类兼具成长性与阶段困境的企业表现,为观察行业转型提供了典型样本。
业绩表现:营收增长与减亏并进
本季度15.92亿元的营业总收入,实现7.99%的同比增长,延续了公司近三年营收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归母净利润虽仍亏损2594.88万元,但较去年同期7857.75万元的亏损额大幅收窄66.9%,减亏幅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种”增量又减亏”的财务特征,反映出企业正处于战略投入期向收获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横向对比同类企业,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的2025年初,能够实现超5000万元的减亏实属难得。
业务突破:三大项目驱动转型
业绩改善的核心动能来自新项目的梯次落地:
这些项目共同构成了从原材料加工到高端制造的立体化布局,其协同效应在财报中已初步显现。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减亏成效显著,但公司仍面临三重压力:锂价周期性波动对存货价值的影响、海外政策壁垒升高导致的出口成本增加,以及技术迭代加速带来的研发支出攀升。据悉,公司正在推进三项应对措施:与智利矿企签订长期锂辉石采购协议锁定成本;在德国规划建设年产2万吨的正极材料工厂;研发预算占比已提升至营收的4.5%。
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若二季度能维持当前减亏速度,配合下半年规划的4个新项目投产,全年扭亏为盈概率较大。但需要警惕的是,行业产能过剩苗头可能引发价格战,这将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差异化水平。
从龙蟠科技的阶段性成绩单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材料企业正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其通过精准的项目投放实现结构性改善的策略,为同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随着全球绿色产业进入精耕细作时代,这种兼顾短期财务健康与长期竞争力的平衡术,或将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重要能力。后续需重点关注其技术突破能否转化为持续盈利,以及国际化布局能否真正打开增长天花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