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勇担使命

抢抓历史机遇 担负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使命。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上海如何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上海智慧”,是时代赋予这座城市的重大命题。

战略定位: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成为科学规律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创新及理念实践的“四个第一者”。这一战略定位将科技创新提升到了国家核心竞争力跃迁的核心引擎高度。人工智能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其“头雁”效应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在于其对整个产业体系的带动作用。
上海需要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在通用大模型和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发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培育具有策源意义的“核爆点”,上海有望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产业生态和创新环境的构建上。

发展路径: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双轮驱动。在技术层面,上海需要加速底层技术攻关,特别是在算法、算力和数据等基础领域。产业层面,则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探索可落地的商业模式,形成新质生产力。例如,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金融科技等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
生态建设与示范引领同样至关重要。上海需要总结大模型产业孵化经验,统筹技术、市场与治理逻辑,开辟新兴赛道。通过打造“模速空间”等创新平台,上海正在构建一个开放、协同、共享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同时,作为人工智能高地,上海的示范效应不仅限于国内,更应辐射全球,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上海方案”。

青年力量:激发创新动能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年轻人的事业”。上海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和人才储备,如何激发青年创新活力是关键。通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上海正在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青年一代应当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实现人生价值。
上海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需要加强协同,为青年人才提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支持。通过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创新容错机制,上海可以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人工智能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全球视野下的城市使命

作为“创新之城”,上海的行动不仅关乎城市自身发展,更承载着国家战略。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既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为世界提供发展范例。这种双重使命要求上海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关注伦理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
面对未来,上海需要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前瞻性把握机遇性。通过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上海不仅能够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更能够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既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是时代提供的机遇。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