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农业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巨明公司在董事长郭亮的带领下,通过自主研发高端农机装备,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将深入探讨巨明公司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和服务模式转型,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科技自立与产业突破的双轮驱动
巨明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通过产学研联合创新,公司成功研发了混合动力260马力拖拉机,这一突破性产品融合了燃油与电动技术,实现了综合油耗降低30%-40%、碳排放减少35%以上的显著成效。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中国农田分散、作业多样化带来的“大马力与低碳”矛盾,还为精准农业和无人化作业奠定了重要基础。郭亮在访谈中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巨明公司正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农业机械化从“跟跑”向“领跑”转变。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丘陵山区机械化领域,针对东北、黄淮海等主要农业区域的特点,开发了一系列高性价比机型,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
产品战略与产业布局的协同推进
巨明公司的产品战略以“绿色化、机械化、国际化”为导向,形成了“服役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梯队式发展模式。这种前瞻性的布局确保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持续领先地位。例如,在秸秆综合利用和制种玉米收获等领域,公司推出了低损高效制种玉米收获机等针对性解决方案,直接回应了国家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郭亮提出的“国家与农民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理念,体现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能力。与此同时,公司还通过国际化布局,将中国制造的先进农机装备推向全球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创新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巨明公司提出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的服务模式,将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直接对接田间需求。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例如,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转化的“低损高效制种玉米收获机”专利技术,已批量生产30台并投入河西走廊基地使用,显著推动了种业机械化的发展。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此外,公司还通过建立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培训、维修和金融支持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降低了农民使用农机的门槛,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巨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实践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科技自立与产业突破、产品战略与产业布局的协同推进,以及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公司不仅筑牢了粮食安全的装备基础,还为绿色智能农机的推广和应用树立了典范。未来,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巨明公司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力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