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光伏产业的技术迭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异质结(HJT)技术作为第三代高效电池的代表,因其高转换效率、低温度系数和双面发电优势,成为行业竞逐的焦点。近期,琏升光伏科技推出的210尺寸0BB组件以781.79W的峰值功率刷新行业标杆,这一突破不仅展现了HJT技术的巨大潜力,更为光伏平价上网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技术突破:从材料到结构的全面革新
琏升光伏的0BB组件采用三大核心技术实现性能跃升:
产能布局:构建HJT生态链
琏升光伏的20GW产能规划凸显其技术产业化能力:
– 眉山基地(8GW)采用全自动化产线,集成PECVD、PVD等进口设备,单片工艺时间缩短至90秒,良品率稳定在98.5%以上。其生产的组件已通过IEC新标2000小时PID测试,衰减率<1%。
– 南通基地(12GW)重点布局银包铜电极技术,通过铜核替代30%银含量,使每瓦银耗降至8.3mg,较PERC电池降低62%。配合低温焊接工艺,组件CTM损失压缩至1%以内。
据测算,两大基地满产后可满足全球HJT市场15%的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将达2800万吨。
市场适配性:从沙漠到屋顶的全场景覆盖
该技术方案通过差异化设计满足多元需求:
– 大型地面电站:780W组件搭配跟踪支架,可使1GW项目用地减少18%,支架成本下降12%。在青海戈壁测试中,单日发电量较PERC组件高出9.7%。
– 工商业屋顶:得益于25年线性功率质保(首年衰减≤1%,此后每年0.25%),全生命周期发电量增加21%。其-0.26%/℃的温度系数,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优势显著。
– 海上光伏:通过IP68封装和抗PID强化设计,在福建兴化湾盐雾环境中运行6个月后,功率保持率仍达98.2%。
这场由琏升光伏引领的技术变革,正在重塑光伏产业的价值链。210-0BB-HJT组件的商业化落地,不仅将N型技术的性价比临界点提前了2-3年,更通过工艺创新推动了全行业降本增效。未来随着钙钛矿叠层技术的导入,转换效率有望突破30%,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更强劲的中国方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