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未来:科技厅副厅长开讲智能党课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科技管理部门的党员干部,如何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关键力量?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旭东近日为分管部门和单位党员干部讲授的专题党课,正是对这一命题的生动实践。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常规的思想教育,更体现了科技系统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创新探索。

党课的政治站位与科技特色

李旭东副厅长的党课紧扣“学习教育”主题,突出科技工作的特殊性。在内容设计上,既包含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科技创新论述的解读,又结合广东省“科技创新强省”建设目标,提出“党建红”引领“科技蓝”的具体路径。例如,在谈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时,强调党员干部需以“国之大者”的视野,突破“卡脖子”技术攻关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这种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科技政策落地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有效避免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

三大核心议题的深度拓展

  • 政策导向与实践落地的桥梁作用
  • 党课详细剖析了《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等政策文件,通过“新型举国体制”“揭榜挂帅”等案例,说明党员干部如何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科研单位的行动指南。特别指出科技管理部门需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型,在项目评审、人才引进等环节强化“放管服”改革。

  • 党建与科研的融合创新模式
  • 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党建试点为例,提出“课题组+党小组”双组联动机制。在超算中心、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推动科研团队在攻克E级超算应用难题中发挥堡垒作用。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省有73%的重大科技专项由党员牵头承担。

  • 干部素养的复合型提升
  • 针对科技系统“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课程创新性提出“科技干部能力矩阵”,要求既掌握R&D经费统计等专业能力,又具备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方法解决科研人员实际问题的政治素养。现场还分享了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中,党员干部通过蹲点调研协调解决设备跨境通关效率的典型案例。

    从思想淬炼到行动转化的闭环

    此次党课的突出特点在于构建了完整的效果反馈机制。课后要求参训干部制定“三个一”行动计划:提交一篇结合岗位的党性分析报告、牵头推进一项科技惠企政策落地、定点联系一家创新型企业。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党课“听讲-结束”的单向模式,形成“学习-实践-评估”的闭环。据后续跟踪,已有89%的参与单位将党课要点纳入了年度重点工作清单。
    这场专题党课展现了科技系统党建工作的新范式。通过将思想政治建设嵌入科技项目管理全流程,既强化了党员干部“把方向”的政治能力,又锤炼了“促落实”的业务本领。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这种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教育方式,或将成为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的重要密钥。从李旭东副厅长的授课中可以看到,新时代科技战线的党建工作,正在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的深层转型。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