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广东省科技厅专题党课的实践启示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始终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近日,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旭东讲授的专题党课,不仅是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化,更是对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这次党课围绕如何将党的理论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动能展开,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李旭东副厅长在党课中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站在政治高度看待科技创新工作。这不仅是对个人党性修养的要求,更是对科技工作方向的把握。广东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使命。党课明确提出,要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实际行动,尤其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等领域,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例如,在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卡脖子”技术领域,广东省科技厅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攻关突击队等方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技术突破的合力。这种“党建+科研”的模式,不仅加快了技术研发进程,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党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党建与科技业务的有机融合。李旭东指出,党建工作不能脱离实际业务,而应成为推动科技政策落实、科研项目管理和服务企业创新的“催化剂”。广东省科技厅近年来通过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切实为科研人员减负。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科技厅聚焦中小企业创新需求,推出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党员专家深入企业一线,解决技术难题。例如,某家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党员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成功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获得了省级科技专项支持。这些案例生动体现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效性。
严守纪律红线,营造清正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党课特别强调了廉政建设与科研诚信的重要性。李旭东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严守纪律红线,尤其是在科研经费使用、项目评审等关键环节,必须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操作。
广东省科技厅近年来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等方式,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例如,某高校科研团队因数据造假被列入诚信档案,相关责任人受到了严肃处理。这一案例释放了明确信号:科技创新容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坚守诚信底线,才能真正推动科技进步。
总结与展望
李旭东副厅长的专题党课,不仅是一次理论学习的深化,更是对广东省科技创新实践的精准指导。通过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严守纪律红线,广东省科技厅为全国科技系统提供了党建引领科技发展的“广东样本”。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这种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的模式,必将为我国的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