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科技获东吴证券买入评级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加速,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硬件领域正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赛道。道通科技作为一家横跨汽车诊断、数字能源和AI软件服务的科技企业,近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季度成绩单,其业务多元化和技术纵深布局的能力引发市场广泛讨论。东吴证券最新研报对其维持“买入”评级,背后既反映了短期业绩的韧性,更揭示了长期战略卡位的价值。

业绩增长的“三驾马车”

道通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收与利润的双高增长,展现了业务结构的健康度。AI及软件业务以36%的增速成为亮点,充电云业务80%的爆发性增长印证了其在能源管理领域的先发优势。通过为充电桩运营商提供动态定价、负荷优化等SaaS服务,公司已构建起软件订阅的持续收入模式。数字维修业务中,TPMS产品60%的增长直接受益于全球法规强制安装的红利——欧盟2024年起要求所有新车标配胎压监测,而美国市场的高复购率则体现了品牌黏性。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能源业务35%的增速背后是全球化布局的成效:美国工厂的投产不仅规避了贸易壁垒,更通过本地化生产匹配了NEVI法案对“美国制造”充电设备的补贴要求,为抢占北美市场铺平道路。

技术护城河的构建逻辑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与汽车后市场,道通科技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三个维度:

  • AI深度赋能产品线
  • 其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已超越单纯的数据分析,形成“诊断-决策-交易”闭环。例如Ultra S2检修平板整合了超2000万条车辆故障案例,通过AI实时比对实现维修方案推荐,将传统技师40分钟的诊断流程压缩至5分钟。这种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市占率——全球32.7%的维修终端使用其系统,远超博世等传统对手。

  • 政策驱动的市场卡位
  • 数字能源业务精准踩中欧美新能源基建浪潮。除美国NEVI法案外,欧盟“Fit for 55”计划要求2030年前建成300万座公共充电桩,而道通的智能充电桩支持V2G(车辆到电网)技术,恰好匹配欧洲电网柔性调节需求。

  • 软硬件协同的生态效应
  • 公司通过硬件销售获取数据入口(如TPMS传感器),再以软件服务提升用户留存。这种模式在财报中已有体现:数字维修业务客户年软件支出增速达25%,说明其正从设备商向服务商转型。

    风险与机遇的再平衡

    尽管前景广阔,道通科技仍需应对三重挑战:
    地缘政治变量:美国电动车渗透率若受选举周期影响放缓,可能延迟充电桩订单落地。
    技术迭代压力:特斯拉等车企自研诊断系统趋势加剧,需持续投入AI研发保持领先。
    产能爬坡考验:美国工厂的良品率与供应链本地化程度将决定成本优势。
    但长期来看,公司在三大赛道均占据有利位置:AI维修模型的数据积累难以复制,数字能源绑定欧美政策红利,传统诊断设备则受益于汽车电子化率提升。东吴证券的“买入”评级本质上是对这种“技术+政策+生态”三角战略的认可。
    道通科技的案例揭示了科技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既要抓住产业升级的β红利,更要通过技术创新创造α价值。其业务板块间的化学反应(如充电数据反哺AI模型训练)已初步显现,未来若能持续深化全球化与垂直整合能力,或将成为中国智造出海的又一标杆。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