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杰:智能电动越野新标杆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中国品牌正通过技术跨界与场景创新寻找突破口。东风集团旗下猛士科技作为军用技术民用化的典型代表,近期以智能化+电动越野的差异化定位引发行业关注。CEO曹东杰提出的”技术重生”战略,不仅关乎一个品牌的发展路径,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端化赛道上的突围思考。

智能化竞赛的破局逻辑

在曹东杰看来,智能化竞争已进入”硬核技术深水区”。猛士科技采取”分层合作”策略: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层与华为达成模块化合作,利用其MDC计算平台和工具链缩短开发周期;同时在应用层自主掌控整车功能定义,开发专属越野场景算法。这种模式既规避了全栈自研的高风险,又保证了产品差异化。值得注意的是,猛士正在构建”越野大脑”系统,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地形预判、扭矩分配等智能决策,这恰是传统科技企业缺乏的场景化能力。

电动越野的技术护城河

基于MORA滑板式越野平台,猛士打造了三大核心技术矩阵:

  • 军用级电驱系统:集成差速锁、蟹行模式等特殊功能,电机峰值功率达800kW
  • 动态悬架控制:可根据地形自动调节行程,涉水深度突破900mm
  • 能量管理策略:针对越野场景开发”智能保电”模式,保障极端工况下的电力供应
  • 这些技术源自56年军用车辆研发经验,其可靠性已通过高原、沙漠等极限环境验证。最新推出的M817车型更采用模块化电池设计,支持车外放电功能,直接切入露营经济场景。

    高端化路径的生态构建

    猛士的豪华定位并非简单堆砌配置,而是构建完整体验闭环:
    透明化生产:武汉工厂采用工业元宇宙技术,消费者可通过VR实时查看车辆制造过程
    场景化服务:建立越野学院、改装中心,并开发AR越野导航等数字工具
    用户共创:成立”猛士研究院”吸纳民间改装高手参与产品迭代
    这种模式有效化解了消费者对新兴高端品牌的信任疑虑。据调研数据显示,其预售订单中30%来自传统豪华车增购用户。
    从军用保密项目到民用高端品牌,猛士科技的转型印证了技术创新与市场洞察的双轮驱动价值。其智能化合作模式为传统车企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而电动越野细分市场的开拓,则展现出中国品牌定义新品类的能力。在新能源汽车”卷配置”的同质化竞争中,这种基于场景深挖的技术差异化,或许正是破局关键。随着M817等产品陆续交付,中国汽车高端化的叙事方式正在被改写。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