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双选会:才企双向奔赴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25年春季双选会:搭建产教融合新桥梁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校园招聘会成为连接高校与企业的重要纽带。作为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25年春季双选会不仅是一次常规的招聘活动,更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这场汇聚160余家优质企业的盛会,为3812个岗位与2025届毕业生搭建了精准对接平台,展现了高校就业工作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新模式。

多元产业汇聚,新兴领域岗位凸显

本次双选会最显著的特点是参与企业行业覆盖面广且新兴领域占比高。160余家参会企业中,既有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等传统行业领军企业,也有大量来自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12个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企业。这种多元化的企业结构反映了当前就业市场的转型升级趋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密集型岗位占比高达62%,包括智能制造工程师、工业机器人运维师等前沿职位,这些岗位不仅需求量大,而且薪资水平具有竞争力,普遍达到8-12万元年薪区间。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岗位呈现爆发式增长,跨境电商运营、大数据分析、智慧文旅策划等新兴职业成为招聘会上的亮点。这种岗位结构的变化,与甘肃省”强工业、强科技”行动计划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紧密相关,体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

精准对接机制,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双选会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了高效的供需对接机制。学校提前数月开展企业调研,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据此邀请相匹配的企业参会。在专业设置方面,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近年来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招聘会上备受青睐。
现场设置的就业指导服务区成为一大特色。由资深职业规划师、企业HR和优秀校友组成的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简历修改、面试技巧和职业选择等一对一咨询。据统计,超过70%的参会学生接受了专业指导,显著提升了求职成功率。这种”前置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招聘会单纯面试的局限,形成了”指导-应聘-反馈”的闭环系统。

产教融合深化,校地合作成效显著

本次双选会的成功举办,是兰州信息科技学院长期坚持产教融合战略的成果展现。近年来,学校与参会企业中的85%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包括共建产业学院、订单式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等多种形式。这种深度合作确保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从区域发展视角看,双选会特别关注甘肃省”四强”行动(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参会企业提供的岗位中,有43%直接服务于地方重点项目建设,如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就业促进模式,不仅提高了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到68%),也为企业输送了”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平均每个企业收到简历50余份,部分热门岗位竞争比达到1:8。学校就业指导团队全程跟进,建立了”一企一策”对接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匹配学生投递情况和企业反馈,动态调整推荐策略。后续跟踪数据显示,双选会结束后两周内达成就业意向的比例高达63%,远高于同类活动的平均水平。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25年春季双选会以其精准的定位、创新的服务和显著的成效,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活动不仅实现了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更通过系统的就业服务和长期的校企合作,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就业生态体系。在就业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校地合作为支撑的就业促进模式,对于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未来,随着产教融合的持续深化,校园招聘会将进一步向专业化、精准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成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关键枢纽。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