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赋能乡村振兴:以云南大理”数商兴农科技小院”为例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一种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科技小院”正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生根发芽。其中,云南大理”数商兴农科技小院”作为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合作的创新项目,通过”学-研-商”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政策引领下的创新实践
科技小院模式自2009年由张福锁院士团队首创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024-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明确提及科技小院模式,标志着这一基层实践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该模式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形成了规模化的示范效应。
云南大理”数商兴农科技小院”正是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科技小院相比,该项目创新性地引入了电商元素,实现了从单纯技术指导向”技术+商业”综合服务的转型升级。这种创新不仅顺应了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更契合了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学-研-商”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人才培养方面,大理科技小院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学-研-商”三维培养体系。自2024年起,该项目联合8所高校开展研究生实践培训,首次将电商课程纳入培养方案。通过”多多课堂”等平台,学生们不仅学习农业技术,还掌握电商运营、品牌打造等商业技能,实现了从”新学生”到”新农人”的转变。
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农科教育的局限。以曲周科技小院研发的”绿色吨半粮”技术为例,虽然技术先进,但过去常面临推广难、变现难的问题。而大理模式通过电商赋能,让学生们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真正实现了”种得好”与”卖得俏”的有机结合。
产业联动的乡村振兴路径
在产业带动方面,大理科技小院展现了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项目团队深入调研古生村村民需求后,推动成立了民宿联盟,打造了”乡愁小院”等特色品牌,有效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发展模式还吸引了咖啡品牌等外部资本前来考察投资,为乡村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联动不仅限于旅游业。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当地农产品获得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科技赋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电商渠道则解决了销售难题,形成了”科技+商业”的双轮驱动模式。数据显示,采用该模式的农户在实现亩产目标的同时,产品溢价率平均提高了30%以上。
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云南大理”数商兴农科技小院”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这种模式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政府、高校、企业、农民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高校输出技术和人才,企业带来市场和资金,农民则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科技小院”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这种”轻资产、重知识”的帮扶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人才短缺、技术落后、市场不畅等发展瓶颈,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从大理的实践来看,当科技创新与商业智慧相结合,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