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副校长聂清率队调研AI领军企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产学研融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上海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始终积极探索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在此背景下,聂清副校长带队赴正方软件、宇树科技和国元证券三家企业实地调研,旨在挖掘合作潜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注入新动能。

调研企业的战略意义

此次调研的三家企业分别代表了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金融科技三大前沿领域,与上海大学的学科优势高度契合。
正方软件作为教育数字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成熟的校园管理系统与上海大学“智慧校园”建设需求不谋而合。双方可联合开发定制化教务管理平台,甚至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学历认证中的应用。
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的科研方向形成互补。未来或可共建“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推动高动态运动控制算法的突破。
国元证券的金融资源能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提供实践场景,例如合作开设“量化投资”微专业,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金融科技领域的师生创新创业项目。

产学研融合的实践路径

调研中,双方重点探讨了三种合作模式:

  • 人才共育机制:通过“订单式培养”,将企业技术骨干纳入高校导师库,开设“企业定制课程”;宇树科技可成为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实现“入学即入职”的贯通式培养。
  • 科研协同攻关:针对企业痛点问题(如正方软件的校园数据安全、国元证券的AI投顾系统),组建校企联合课题组,申报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
  • 成果转化平台:依托上海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专利池共享”机制。例如,将新材料学院的轻量化技术应用于宇树机器人关节部件,或把商学院的金融风险模型嵌入国元证券的交易系统。
  • 社会服务与品牌共赢

    校企合作不仅能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也为企业带来长期价值。
    – 上海大学可借助正方软件的全国高校客户网络,推广自主研发的在线教育工具;
    – 宇树科技通过参与学校“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可优先吸纳复合型人才;
    – 国元证券若设立“上大-国元金融科技孵化器”,既能挖掘优质项目,也能强化其“产教融合示范机构”的行业标签。此外,联合举办“全球机器人创新大赛”“金融科技黑客松”等活动,可形成产学研品牌联动效应。
    此次调研标志着上海大学校企合作进入“精准对接”的新阶段。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合作形式,学校有望在数字化转型、智能装备研发、金融科技应用等领域形成示范性成果。未来需进一步细化合作条款,例如制定知识产权分配方案、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产学研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探索不仅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模板,也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贡献了实践智慧。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