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科技赋能文明互鉴的新篇章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媒体技术的革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类文明的传播方式。2025年4月25日,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盛大开幕,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汇聚全球媒体精英、技术专家与文化学者,共同探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为这场论坛赋予了独特的历史厚重感,而论坛中展示的前沿技术则展现了现代文明对传统的创新诠释。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论坛的核心议题聚焦于媒体技术革新与跨文明对话,强调通过科技手段赋能文化传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作为联合主办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技术展示活动,包括无人机表演、水幕投影和人形机器人互动等。这些技术不仅为观众带来视觉震撼,更体现了科技如何成为文化传播的催化剂。例如,无人机表演通过动态编队呈现出儒家经典语录,将传统文化以现代语言重新演绎;水幕投影则利用光影技术再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场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此外,论坛还特别设置了“鲁源小镇预演”活动。4月24日晚,一场名为“遇见孔子”的实景科技表演在小镇上演,通过全息投影、增强现实(AR)等技术,将孔子的形象与智慧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不仅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关注,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全球媒体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主论坛于4月25日在尼山会场正式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代表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媒体行业正面临技术迭代与内容创新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普及为内容生产带来了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如何在技术浪潮中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坛特别设置了专题研讨环节,探讨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技术伦理”与“媒体融合的商业模式”等议题。例如,有专家提出,人工智能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可能引发信息真实性与文化偏见的争议。因此,论坛呼吁全球媒体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技术应用的伦理准则,确保科技赋能的同时不损害文化的本真性。
曲阜的象征意义与未来展望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在论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论坛的选址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象征着文明互鉴的当代实践。与会者普遍认为,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理念,为全球媒体行业的合作提供了哲学基础。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媒体传播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成为论坛的重要共识。
截至4月26日,论坛已进入第二天,后续议程包括更多专题研讨与技术展示。例如,计划中的“元宇宙与文化遗产”工作坊将探讨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保存和传播濒危文化遗产。这些活动不仅延续了论坛的主题,也为未来的媒体创新指明了方向。
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起点。通过展示前沿技术、促进全球对话,论坛为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曲阜的儒家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不仅展现了文明的延续性,也为全球媒体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体行业将在文明互鉴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而论坛所倡导的“科技赋能文明”理念,也将成为全球媒体人的共同追求。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