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而科技成果的转化则是实现创新价值的关键环节。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简称“科交会”)于2025年4月26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15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与,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成为展示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本届科交会不仅规模空前,还通过一系列重磅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为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规模与主题:科技创新的盛会
本届科交会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设置了六大展区及线上展厅,为参观者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本届科交会上首发、首展的科技创新成果占比近30%,现场展示的成果数量达到2578件,创下历届新高。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科交会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地位,也展现了安徽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吸引力。
安徽省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科交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巩固了安徽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企业、研究机构提供了展示与合作的舞台。
重点活动: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
科交会不仅是展示科技成果的平台,更是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的重要桥梁。本届科交会的一大亮点是签约金额超千亿元,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十大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这些签约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标志着科技创新成果正在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此外,开幕式上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并启动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长三角地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在展览方面,科交会展示了众多前沿科技产品,如化学实验机器人、飞行汽车、工业机器狗等,吸引了大量参观者的关注。48所高校携351项前沿技术参展,体现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展示不仅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也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背景与意义:助力长三角一体化
科交会的举办不仅对安徽省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强大支撑。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而安徽省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交会进一步强化了与周边省市的科技合作。
本届科交会特别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功能的强化,通过路演对接、专项发布等活动,为企业与科研机构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这种“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模式,有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交会还特别设置了新技术体验区,让参观者能够亲身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这种互动式体验不仅增强了公众对科技的兴趣,也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技术实力的机会。
总结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以空前的规模和丰富的活动内容,成为展示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从签约金额超千亿元的成果转化项目,到前沿科技产品的集中展示,再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启动,本届科交会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安徽省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通过科交会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为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合作注入了新动能。未来,随着更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科交会将继续发挥其桥梁与纽带作用,助力中国科技创新迈向更高水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