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旅,山东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文旅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山东省作为文化大省,积极拥抱科技浪潮,通过创新应用数字技术,不仅激活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还为游客打造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推动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山东文旅的吸引力,也为全国文旅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

山东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IP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例如,在2025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孔子IP通过大空间数字技术实现了全国巡展,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曲阜三孔景区则借助AR技术,将碑文化转化为动态的光影长卷,游客只需扫码即可与数字人互动,实现跨越千年的对话。这种创新方式不仅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还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此外,山东博物馆和济南市博物馆也通过3D建模、空气成像等技术,让文物“开口说话”。汉代彩绘乐舞杂技陶俑的动态还原、红陶兽形壶的隔空触摸体验,都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历史。这些案例表明,数字技术不仅是展示工具,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表达形式。

沉浸式体验重塑文旅场景

沉浸式体验已成为文旅产业的新趋势,山东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打造了令人惊叹的数字艺术空间。歌尔创客的XR梵高数字艺术体验馆和金东数字创意的齐白石光影展,将静态艺术转化为动态的沉浸式场景,让观众置身于画作之中,感受艺术的震撼。这些项目不仅获得了多项创新奖项,还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
在智慧文旅生态构建方面,临沂琅琊古城的沉浸式演艺剧目和济南超然楼的3D Mapping秀,通过光影技术与历史文化的结合,为游客提供了视觉与情感的双重享受。孔子博物馆的“孔子密码”数字艺术展更是以现代审美重新诠释传统文化,成为文旅融合的标杆项目。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也为文旅产业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

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

山东省的文旅创新不仅局限于体验升级,还注重与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海尔等本土企业将“好客山东”文化与制造业技术结合,推出了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推动“文化+科技”成为消费新引擎。2024年夏季音乐节、露营季等活动借助科技手段吸引年轻群体,不仅丰富了文旅业态,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目前,山东省正通过“链式生态”整合文旅资源,以数字化应用为突破口,持续拓展产业边界。从传统文化IP的激活到沉浸式体验的升级,再到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山东的实践为全国文旅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山东文旅产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
山东省通过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的实践,不仅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力,还创造了全新的消费场景和经济增长点。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展现了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数字化浪潮下,山东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书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